洪泽县海事处马浪岗海事所——大湖卫士谱写生命赞歌
淮安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在烟波浩渺的洪泽湖上,有一座孤岛——马浪岗。这里既是沿淮船舶进入洪泽湖的咽喉要道,也是实施湖区抢险救助最高效、最有利的集结点。1987年,洪泽县海事处马浪岗海事所就建在这座孤岛上。
建所之初,岛上没有房屋,驻守在孤岛上的海事员全靠一艘80平方米的趸船。一到夏天,趸船甲板通常被烈日炙烤到60°C,晚上苍蝇大的蚊子专盯人咬,一口一个大包;冬天,湖面寒风凛冽,穿着厚棉袄的海事员依然被冻得发抖。
孙成斌是第一批上岛的海事员,至今已坚守了28个春秋。妻子吕瑞兰跟着一起上岛,为大家做饭,忙后勤。岛上用电靠的是发电机,夏天用电多,天一黑就停电了,热得人翻来覆去睡不着。岛上缺水,就喝湖水。有人问孙成斌,岛上苦不苦?孙成斌回答说:“苦是苦,但只要能救人,再苦再累也值得。”
俗话说,行船走马三分险。2003年元月13日,马浪岗海事所张夕接到一艘渔船在湖中遇冻将沉的救援指令。由于这条渔船不在航道上,情况万分危急。张夕跟同事一道,冒着严寒驾着海巡艇破冰驶向出险地点。在离岸边七八公里的湖面上,绕过一座3米多高的冰山,远远发现4号标附近冰面上有一个黑点,举起望远镜一看,正是被困渔船。彼时,交错垒起的冰层已将渔船抬起一米多高。船上的5位船民都是上海崇明人,他们两天前从泗阳高渡镇到洪泽方向,本以为就两个小时水路,没想到入湖不久刮起西北风,渔船冻在湖中,随身带的干粮早就吃完。看到海巡艇,五位渔民齐刷刷跪在冰上,感谢来了“救命的活菩萨”。
2012年4月20日,洪泽湖上刮起六级大风,风到雨到,湖面上混沌一片。下午5时许,马浪岗海事所接到搜救指令:一艘从泗阳开往蒋坝方向的运沙船遇险。所长张锐带领苏海巡0852号全体人员开展搜救,从下午5点多一直到晚上9点,茫茫大湖雨注如瓢,伸手不见五指,却始终没有发现沉船的任何迹象。看着风雨中忙碌了4个多小时却一无所获的海事员,船主亲戚已经绝望:“这么长时间,人估计早没了,不找了吧。”张锐的话却异常坚定:“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决不放弃。”经过分析,张锐判断,船沉后肯定会有漂浮物出现,0852艇又一次顺着下风细细搜寻,驶至4公里多,终于发现湖面上漂浮着一只碗橱,船主的亲戚肯定地说:“是他家的东西。”海巡艇于是又调转船头逆流而上。在黑夜中,经过两个多小时搏击,终于找到沉入湖中的货船,船身已没入湖中,水面上浮着摇摇欲坠的顶篷,趴在船顶棚上的船主老陆一家三口得救了。
28年来,像这样的动人故事有很多很多。据不完全统计,自1987年建所至今,马浪岗海事所全体人员共挽救遇险船只近2万艘,抢救遇险船员近8万人,抢救遇险货物400多万吨,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该所先后被表彰为“全国交通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创先争优示范点”,连续三届被命名为“全国海事系统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并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记者 杜勇清 通讯员 刘永)
随机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