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入伏,“三伏贴”火爆
淮安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早上八点半,市中医院不少“冬病夏治”的科室早已人满为患,儿科、康复科、肺病科、针灸推拿科、风湿科等几个热门科室被前来就诊的市民围个水泻不通。
何为冬病夏治呢?据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刘永涛介绍,像风湿、骨关节炎,鼻炎、咽炎、颈椎及腰椎疾病、感冒、咳嗽、哮喘,慢性肠胃炎、慢性腹泻、痛经、慢性盆腔炎等疾病都属于冬病。所谓“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药方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可使一些冬天易发作的疾病得以减轻。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常用方法之一,配合中药内服、针灸、刮痧、穴位拔罐等治疗手段,能起到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甚至促进康复痊愈的作用。刘永涛说,喜暖怕凉、遇冬怕冷、免疫功能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很适合在这期间进行治疗。
中青年患者逐渐增多
8岁的黄子杰是第三次来贴“三伏贴”。“孩子小时候身体不太好,特别容易咳嗽。前年有朋友介绍了‘三伏贴’,贴后感觉效果真不错,现在很少咳嗽了,所以今年早早就预约了。”黄子杰的妈妈说。据该院儿科医生胡玲介绍,早在半月前,就有家长通过电话、微信、网络等渠道预约登记,其中六成是“回头客”,敷贴的孩子以哮喘、反复感冒咳嗽、体质虚弱为主。
而老年人也是“冬病夏治”的主力人群。78岁的陈奶奶也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肺病科。“我有哮喘,还有支气管炎,之前经常气喘,晚上常常被憋醒,稍微动几下就喘得厉害。后来来贴了几年,感觉症状减轻了不少,现在我每年都过来敷贴。”陈奶奶说。
记者发现,前来敷贴的不乏一些中青年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养生了,年轻人平时工作忙、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很多处于亚健康状态。”该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蒋晓霞介绍,每年入伏后,到医院调理月经、治疗颈椎病的中青年人占到门诊的相当大比例。
贴敷期间生活有讲究
据了解,今年“三伏贴”贴敷时间主要分为:初伏7月17日-26日;中伏7月27日-8月5日;中伏加强8月6日-15日;末伏8月16日-25日。
“有需要的市民在此期间,每隔十天过来敷贴一次。”刘永涛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穴位进行敷贴,待到贴有“三伏贴”的穴位变红即可拿下。
刘永涛提醒,在贴敷期间,患者要注意饮食调养,不要抽烟喝酒,不宜吃生冷、海鲜、鱼虾或辛辣刺激的食品,应避免受凉。如果贴敷过程中皮肤有轻微灼热刺痛感甚至出现水泡,属于正常反应,这期间应避免剧烈活动,好好休息,生活要有规律。小儿贴敷时,应防止小儿将药物抓掉或抓破皮肤。
昨天是入伏第一天,31摄氏度的最高气温虽然比往年凉爽不少,但三伏贴的“铁粉”们依然没忘赶往医院贴三伏贴治冬病。据初步统计,当天到市中医院进行“冬病夏治”的患者达千余人次。(记者 杨丹丹 通讯员 申琳琳/文 记者 王昊/图)
随机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