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骑电动车撞得昏迷不醒 仍要承担一半责任
淮安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7月3日下午,在深圳路上某小区入口处发生一起电动车刮擦机动车的交通事故,电动车车主王超(化名)头部受重伤住院。而在7月13日交警部门出具的责任判定书中,王超还需承担一半事故责任。
3日下午2点左右,市交警支队三大队事故中队接到报警,称在深圳路某小区入口处发生一起电动车刮擦小型轿车的交通事故。接警后,三大队交警立即赶往现场,交警在现场了解到,王超驾驶电动车由西向东行驶时,由于车速过快,避让不及,刮擦到了一辆正在驶入小区的机动车尾部。导致电动车车头不稳,王超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头部撞到了路旁绿化带的路牙上,当场昏迷。
“事故发生后,轿车车主李文(化名)当即下车查看并报警,他告诉民警他没有感觉到与电动车的碰撞,本以为这起事故与自己并无关系。”事故中队交警梅俊告诉记者,经过现场勘查和调取监控后发现,王超驾驶的电动车确实与李文驾驶的机动车发生了刮擦,而发生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动车车速过快。
“经过后期的勘查发现,李文驾驶的机动车当时时速为18公里,属正常行驶。王超驾驶的电动车时速却高达44公里,已经远远超过国家对电动车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的限制,超速近两倍。”梅俊说,从监控中发现,导致王超头部受重伤昏迷的原因除了当时车速过快外,他在电动车踏板上还放了一只小狗,而且行驶过程中没有佩戴头盔。“如果当时他佩戴了头盔,车速慢一点,也许最多导致左胳膊骨折,情况可能不会这么严重。”
对于此处事故,交警部门没有将责任全部划给机动车,而是认定机动车和电动车各承担一半责任,三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李永刚解释,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双方进行定责。电动车车速过快要负事故责任,而李文在驾驶机动车时没有尽到确保道路安全的义务,在事故发生后自行移动车辆,破坏了现场,所以也需承担一半的事故责任。(记者 何剑锋 实习生 赵权)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在机动车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2012年版”相关标准认定,电动车时速在20公里以上、50公里以下的归类为“轻便摩托车”,这意味着驾驶时速超过20公里的电动车车主需持有驾驶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生产电动车的企业、销售电动车的商家、使用电动车的市民,全都忽略了上述的法律规定、技术标准。企业,不加限速装置,电动车的时速不断升高;商家,受利益驱使,擅自把限速装置拆除;使用电动车的市民,为了图方便,能骑多快就骑多块,不顾自己与他人的安全。相关部门提醒市民,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使用电动车时一定要将速度控制在法律规定的最高时速15公里以下。
随机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