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不断的发展,国际交流之间就增多了,这时候就需要翻译,翻译有英汉翻译,那么对于淮安英汉翻译中都有哪些语境差异呢?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倘若我们并不了解一国的风土人情以及习俗,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的一书中首次提到文化作为一个概念,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 1、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的含有水和船的词语,而在汉语中却没有完全相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2、习俗差异 英汉之间的风俗差异是非常大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成语中只要是与狗相关的词语都含有贬义:“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反之在西方的英文国家里,狗则是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了。英语中有关狗的习惯用语除了一部分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之意。在英语的用词习惯中,常用狗来比喻人的行为。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反之,中国人十分喜爱猫,喜欢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3、宗教信仰方面 很多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涌现地出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4、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部分历史的典故而来的词义,这些词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棗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关于一些翻译的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从瞿秋白的“等同概念”,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r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主张是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不断完善的,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要结晶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忠实反是非曲直原作的面貌。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应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 。